時間: 2022年05月29日 08:41 | 作者:單號無憂 | 來源: 單號無憂物流網| 閱讀: 106次
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已成為城市交通建設的主要方向。近年來,天津聚焦交通強國目標,搭建交通大數據平臺,以數字賦能智慧交通建設,在多個應用場景建設中取得顯著成效。
?
攤鋪機和無人駕駛壓路機在進行施工作業。天津市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養護集團有限公司在津歧公路拓寬改造工程二標段建設中,首次使用3D攤鋪工藝和無人駕駛碾壓作業進行路面瀝青施工。
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
交通大數據平臺發揮新功能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天津市交通運輸委了解到,為實現“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目標,天津已建成“一云、一廳、一網、一平臺、兩系統”,支撐智慧交通綜合決策與實施。
“一云”即交通專有云,服務57個信息化系統正常運行;“一廳”是303平方米的智能交通運行監測指揮大廳,實現智能交通運行監測與應急演練等作用;“一網”即交通運輸行業“一張網”。
“一平臺”是指“天津市交通運輸信息資源交換共享與開放應用平臺”,橫向對接天津市政務數據資源平臺,縱向對接交通運輸部及天津市交通行業單位,已接入公路交通、道路運輸、城市公共交通等全部9大交通運輸行業數據達470類、總量超3700億條,接入交通站點視頻逾13萬余路。
“兩系統”包括“天津市綜合交通數據分析服務系統”和“天津市交通運輸信用信息管理系統”,綜合交通數據分析服務系統構建以路網運行、公共交通、綜合運輸、共享單車四大指數為核心的綜合交通大數據分析服務平臺,具備交通運行特征識別、發展趨勢研判、政策效果評估的功能,起到“數據說話、數據決策”作用,并入選交通運輸部首批大數據融合應用試點;交通運輸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圍繞“對外發布、綜合服務、業務管理”三大功能定位,以推進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強化信用評價、推動信用聯合獎懲、落實信用修復、夯實誠信文化為目標,著力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交通運輸新型監管機制,全面提升天津市交通運輸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水平。
在交通運輸行業與大數據資源深度融合的基礎上,天津將行業治理需求作為數據應用的方向,實現了“大數據+民生服務”“大數據+社會治理”等典型應用落地,真正解決百姓、社會和行業痛點,將數據資源轉化為城市治理效能。
“大數據+民生服務”方面,為了讓數據動起來、讓百姓少跑路,天津市交通運輸委通過與有關部門合作,開展行業數據共享,免去以往“先開證明、再辦卡”的繁瑣流程,實現中小學生交通卡一站式辦理。
“大數據+社會治理”方面,通過接入人口信息,進一步規范化管理天津市公交老齡優惠卡,累計注銷83萬張,有效避免了盜刷行為;通過打通交通與網絡數據資源,實時監測網約車運力運營等情況,為“慧治網約車”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實現合規運營、高效治理。
“大數據+政務服務”方面,整合道路運輸、巡游車、網約車等數據并應用于電子證照系統,便于從業人員線上辦理有關業務。目前,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已將6類電子證照數據共享至天津市委網信辦,加大跨行業數據共享力度。
智慧港口建設實現新突破
自全球首個港口自動駕駛示范區在天津港獲批建設以來,天津港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建設加速推進,以智慧賦能港口迭代升級。2022年12月21日,經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批準同意,天津港港口自動駕駛示范區(二期)正式啟動運行,這標志著天津港在原有集裝箱碼頭公司(北區)、第二集裝箱公司碼頭的基礎上,新增太平洋國際公司碼頭,這是天津港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建設的又一重大成果。
2022年1月17日,天津港港口自動駕駛示范區(二期)揭牌,在太平洋國際碼頭作業現場,由30輛人工電動集卡和8輛無人駕駛電動集卡組成的混合編隊,按照系統派發指令精準行駛,裝載從船舶上吊裝的集裝箱后從碼頭岸邊駛向自動化堆場,6臺自動化單小車岸橋和8臺自動化四繩輪胎吊全程參與作業,整個作業流程井然有序。
據介紹,天津港通過加強5G、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港口各領域的深度融合,智慧港口效率不斷提升。以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為例,在智能化升級后,單日最高開線量達到滿線12條,單船開線量達到6條,平均單橋效率34.6箱/小時,作業效率穩步提升。
? Copyright © 2002-2022 www.amiws.com.單號無憂物流網 版權所有 | 網站地圖
感謝關注單號無憂物流網站,祝您生活愉快?。?!